昨天是五一勞動節放假一天,人已經跑到新竹了.女友提議要去石蓮園走走.這地方以前在電視上有看媒體在介紹,說是一位退休的台鐵員工,靈機一動,跟台鐵買了幾廂廢棄的平快車車廂,以車廂為主題開的餐廳.既然今天我們兩個依然放假的情況下,就去位於苗栗通霄附近走走順便去石蓮園.
十多年前,我在海線鐵路龍港站附近當兵,從龍港到通霄都算是熟悉的,隔了這麼久還能過來,心中相當期待能否尋找到當年的行走過的地方.畢竟當兵比較不自由,不能很隨性到處跑. 其實後來西濱公路跟二高的加持下,這兒的車潮真的比以前多,許多以前默默無名的景點,都漸漸被發揚光大,借由吸引外地人前來觀光,如後龍運河或是後來重新整理的通宵海水浴場等等.
光是這秋茂園,乘坐海線火車,不知經過他多少回,也曾好奇上網查過相關的資料(這兒有簡易的介紹)今天恰好路過,就順到進去參觀.
看到入口題字,才知道這邊的歷史有多悠久,幾乎跟我一樣老了
佔地不算小的邱茂園
園內盡是擺設一些象徵民俗,宗教甚至政治的雕塑,斑駁的油漆,人物的造型,都感受的出來這邊的歷史.
園內的陳設宗旨,多不離開和平與民俗教養有關.
雕像的數量很多,遍怖整個園區,還有許多勸人友愛和平的詩詞,沒什麼遊客的情況下,不知怎麼覺得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奇怪的氛圍.
好像是可以把他當椅子的佛手.
這兒利用大量的雕塑,想要表達出人性的善意,真可算是邱茂園的主要特色.
可以想像的出,幾十年前,這兒或許是吸引大量遊客前往的遊憩區.只是事過境遷,現今一堆先進的遊樂區把邱茂園的名氣給蓋過去了. 大家不妨多留意台灣有許多像這樣別具特色的小地方,看慣了都市華麗的景致,偶爾來這種小地方,也算是能讓心情平靜的好去處.
真是貼心,這兒也有導引地圖,明確指出我們的主要目的地就在附近.看來石蓮園離我們不遠了.
從西濱公路旁的邱茂園,穿過園內的另外一頭,就是西部海岸線.
零星的小販,更顯的這裡的蕭條,好在遊客不是只有我們兩個,不然挺悽涼的.
我們繼續往北邊走,沿著鐵路,意外中經過"新埔車站".原來這裡是通霄鎮新埔村.
看來集集車站也沒什麼了不起,這兒海線的車站都是像這樣別具歷史的風味.海線真的很荒涼,沒什麼人氣,這樣反而更吸引我駐足觀賞.
車站內的火車時刻,透過售票口,裡面有人正專心的辦公ㄟ.不禁懷疑這兒有這麼多業務需要他這麼認真的辦公嗎?
小車站多半沒人全天候看守,我跑到火車軌旁留念.好心的站務人員提醒我火車快要進站囉.
繼續沿著鐵路往北,無意間又回到西濱公路.繼續往北,經過通霄鹽場,途中左手邊一家7-11之前,往一個大牌樓左轉進去,繼續往海邊方向走,再左轉往南方向,順著河堤前進即可到達.
這是從河堤上遠看石蓮園.來到這兒才知道這邊只有六日才會開放.再拍照當中,看到一名工人走進去.我們在門口詢問他能否讓我們入內參觀,對方很好心的允諾我們.這才可以順利進去參觀.
入口處就可以看到兩個平快車火車車廂,主題很明顯是火車餐廳.我比較好奇的是,為何他叫石蓮園.
這兒沒有真正的鐵軌,不過老闆把這兒當作海線鐵路的其中一站"石蓮園站".
車廂內還算整齊別緻.沒人半個遊客真好,我們可以姿意的拍照.
看到創辦人的留影了,還有媒體訪問的照片.
馬總統也來過ㄟ,看時間該是去年LONG STAY的時候來的,真佩服他跑的地方可真廣.
坐在車內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海洋,心情很舒暢.
火車上的菜單.不過今天公休.
往園內走,才知道這邊不只是火車餐廳,還有很大的蓮園.
可惜今天園內休息,逛完之後,我們還有很多時間,於是,我們又往南走,沿著台1線,回到剛剛經過的通霄鹽場參觀.
聽說園內有顏水可以泡腳,只可惜我們來的時候目前是關閉整修中.有趣的是,下面這張照片回到家我才發現,告示牌上的規則很搞笑,尤其是第六項跟第七項.感覺文法怪怪的.第七項更是一絕,好像不去福利社消費我就是次等遊客囉,看來這鹽場似乎有業外收入的壓力喔.那好在我跟女友有買鹹冰棒吃哩
這裡是提供溫水的泡腳池,環境還不賴,下次再過來看看唄!
精鹽場位置也請參閱上面連結,地圖最底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