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北部 (59)
- Jan 06 Mon 2014 21:33
秀巒 2014
- Apr 25 Mon 2011 23:51
大稻埕老街攝影導覽
<2011.04.23 大稻埕老街攝影導覽>
這次的大稻埕老街攝影導覽我期待很久,這幾年的南北奔波旅行之後,我與君都漸漸愛上了人文之旅,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,恰好君在486的網站上得知葉倫會老師的blog,有提供免費的台北老街導覽訊息,我們毫不猶豫就參加了。
- Mar 07 Mon 2011 01:28
好久不見的秀峰瀑布
<2011.03.05 好久不見的秀峰瀑布>
這幾週去了武陵,高雄,都是人群很多的熱門景點。一段時間沒有靜靜的去走走人少清幽的景點,因為我還是對人少的地方比較熱衷。 原本計畫今天起個早起要去爬爬陽明山的,不過前兩天剛好冷氣團南下,陽明山飄起雨來,今天天氣也尚未穩定下來,只好擇日在爬。所以也起的比較晚,聽新聞說,新家附近的大尖山也興起賞櫻花的活動,因為起的晚,乾脆去比較近的秀峰瀑布走走。
- Feb 08 Tue 2011 01:42
再訪新山夢湖
- Nov 01 Mon 2010 22:16
洋溢幸福浪漫的幸福水漾公園
<2010.09.10 洋溢幸福浪漫的幸福水漾公園>
下午,與三重的窗簾老闆討論完新家窗簾的施工事宜之後,剛好離龍門路很近,所以順著龍門路,車子很順利的駛上八月十四日通車的新北環河快速道路,途中可以經過新北大橋,在還沒正式通車,每次駛上64號快速道路上,就遠遠可以看到他高聳的身影。
- Sep 11 Sat 2010 04:03
不一樣的石門
<2010.09.07 不一樣的石門>
這段不上班的日子真的很棒,早上去新家監工,下午就安排郊區慢遊。真的是慢遊呀,平常的郊區完全沒有遊客跟我擠,拍照完全沒有不相關的人入鏡,也不會聽到吵鬧的嬉笑聲。好像一整個景點都是自己的一般,旅行的品質真的提升不少,所以我也很善用每一天藍天白雲的日子,除非是下起大雨,不然一定都會出去走一走。
- Aug 06 Fri 2010 01:17
再訪侯硐
<2010.0704 再訪侯硐>
最近天氣顯得特別炎熱,大白天的實在很懶的出門,通常都要呆在室內直到下午三點左右才肯出門。近來在網路上聽聞侯硐興起了賞貓的活動。所以過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。
- Mar 01 Mon 2010 01:15
2010台北燈會
<2010.02.21 台北燈會>
今天是年假的最後一天,沒有做什麼計劃,原本想去十分或是菁桐看放天燈,但是怕塞到車,於是作罷。到自家附近的台北燈會看看去。
原本以為今年的燈會陳設都已經完成,到了那邊才才發現許多燈會尚未佈置妥當,很多花車都是學生親自佈置的,現場還看到一堆忙著佈置花燈的學生。
- Feb 20 Sat 2010 05:16
剝皮寮街
<2010.01.01 剝皮寮街>
昨天才跟家人看完電影" 艋舺 ",由於母親是道地在地人,電影中的黑道大哥,母親道出其實真有其人,只是情節是導演後來穿鑿附會拍出來的。說到電影部份場景的拍攝地點,就位於萬華區老松國小旁廣州街附近,在今年元旦,先去龍山寺拜拜,在步行過去看看,當時可能電影在媒體上的曝光率還不是很高,所以去到那邊遊客並沒有太多。
因為我們接近打烊時才過去,我們很幸運的不是從大門口進去,而是從後門進入。這輛裕隆速利就停在門口旁,想起以前小時候到萬華外婆家,媽媽偶爾都會攔計程車,當時的計程車就是長這副德性,現在還能看到,很有感觸。
記得以前的排檔是在方向盤下面,車內空間很小。
老街內有許多從老房子改建而來的空間,每一間幾乎都有打通,裡頭成列著當初在這邊的人文與歷史。
不知道這些店面是仿製的還是當初這間就是照相館,這就不得而知了。
後來問了還住在艋舺區的表姐與舅媽,她們其實就住附近,但是仍然沒來這邊參觀過,看來只有觀光客對這裡比較好奇,在地人只有聽說過但是不會刻意前來。
這間浴所從內部的隔間看來似乎當初就是一間澡堂,裡頭也存放一些當初的歷史文獻。
看起來是拍戲用的麵攤。
印象中黑面蔡的歷史是很後期的,不知怎麼會跟剝皮寮扯在一起。
牆上貼著盡是從前文宣,挺逼真的。
小時候這種假髮店在艋舺附近的確是相當多,看的我發出會心的一笑,因為當時年紀小,只以為長大之後萬一禿頭就要來這種假髮店買假髮戴,哈哈。
鐵馬三輪車。
整個老街搞的幾可亂真
很俗的旅館櫃台吧,以前的櫃檯都長這樣。
外頭的鐵窗應該都還是當初的外觀,因為以前外婆家的鐵窗也是長這樣。
老街門口的Q版財神。
剝皮寮老街的大門。看來這邊好像是市府跟電影公司結合,有意造成特定的觀光景點。
廣州街旁的騎樓也翻修的很古意。
騎樓上的拉門都採用當初人門使用的建材,雖然是翻修過的,但是工法都還是遵照以前的樣式仿製。
- Dec 16 Wed 2009 21:45
埔心懷舊之旅
<2009.12.06 埔心懷舊之旅>
會來埔心農場的理由,我想,有一部份是因為我懶的想要去哪裡走了,埔心離新竹很近,位於新竹與桃園的交界上,印象中,小時候大概有來上一兩次,但是完全徹底對其園內是一點印象也沒有,但是牛棚的臭味還記得而已。這次是因為剛好發現某牌的飲料有註明買兩罐相同該品牌飲料,就可以免費暢遊埔心農場,因此入園索票前,我們很努力的嗑了兩罐完全不想喝的飲料。
入園前,我心中已經把它定位成是一家人扶老攜幼才會來的地方,所以今天報著來散步的心態來。這是園內大門口附近的可愛造型。
這條步道好像是命名成情人步道。看來埔心農場也替我設想到了唷。
這個廣場,超有印象的,但是我忘記我上回在這幹麻了。但是夠讓一間一個年級將近一千人的小學在這辦旅遊了。
草原上的司令台,印象中,是讓老師用來對學生發號司令的地方,這外觀一點也沒啥改變。
對有印象的地方要拉君一起照相留念一下。
埔心農場幅員相當廣闊,依照我們的慣例,還是希望能整片都走完。
走到" 操場 " 的另外一邊
今天農場的遊客爆多,我猜很多應該也是衝著免費入園而來的吧。來來回回走了好幾遭,才在供應簡餐的座位上找到位置。
Yoyo今天走了很多路喔,要幫他鼓勵一下,平常可是走了一小段就不想走,超級缺乏運動。
就算你用那種眼神看我,待會我還是會逼你走的。
年輕的小孩到處跑,老的就是臥在草皮上養精蓄銳,這就是家庭寫照啊。
我們吃飽之後,在一旁席地而坐,一方面是休息,一方面是看看週遭的人都在做什麼。還遇到好心的竹科工程師,可能覺得設施太無趣,給了我們公司發給她們的點券,可以享用園內的部分設施。我在想這家公司的福委也太混了吧,居然辦公司旅遊辦到這邊來了,想想自己公司的福委還算用心。其實竹科工程師應該不是好心,該說是無奈吧。
走了大半圈,終於看到乳牛了喔。
哈,找到情侶了,我們才想到小折沒帶過來,不然可輕鬆多了。
稍晚我們利用工程師送給我們的點券,坐上園內的遊園列車。你猜車上放著什麼音樂 : "味全!味全!大家的味全~"沒想到我還會唱哩,真是懷念喔.
在列車上我們可以繞園區一大圈,才發現這邊還有滑草區與歐式庭園區。
滑草區聚集蠻多家長與小孩的。
君提議在去剛剛說的滑草區看看,所以我們又徒步走到園內另外一頭去逛逛。
此時已經接近閉園了,人潮少了不少。
原本想踏踏天鵝船的,因為快閉園了,不給搭了。
這是從划草區俯瞰整個歐式花園,還不錯看。
旁邊是噴水池區,照著照著水池的水也被管理員給關閉了。因為要打烊了。
今天來這趟埔心之旅,懷舊的心態居多,誰叫我是個念舊的人。下次我再來這邊,八成是我有小孩才會過來。
這趟也讓我更認識埔心農場了,有小孩的人不妨帶小孩過來這邊跑跑跳跳,真是很適合的地方。
- Dec 11 Fri 2009 00:41
關渡八里左岸慢慢遊
<2009.11.08 關渡八里左岸慢慢遊>
這是第二次專程來到關渡附近騎車。其實上一次也就是第一次來,搞不清楚哪邊可以租借到腳踏車,所以白跑一趟,現在想起來有夠白痴的。租借處其實就位於關渡宮附近,這次來之前特別先去弄清楚位置,所以過來的時候把車停在捷運忠義站附近,附近都是華碩的廠辦,是一家完全跟我沒緣份的公司。
在華碩附近把車停好後,我們把小折展開,開始從捷運出口附近往關渡宮這方向騎過來,途中會經過大度路口。到關渡宮附近人潮逐漸密集起來。
關渡宮緊臨淡水河,好多人在這邊休息或是欣賞淡水河紅樹林的景色。今天不會很炎熱,是個相當適合騎車的假日。
往關渡大橋方向一旁的遊憩區,看到這碩大的木偶,相當可愛,與在腳踏車道到處嬉戲遊玩的兒童相互輝映。讓人覺得格外輕鬆起來。
難得北台灣的下午,天空仍然是這麼的純淨。
這張是從關渡大橋上拍攝的,以前當學生的時候,常常半夜騎機車夜遊,如果經過關渡大橋,都會順便把機車騎上橋旁的行人步道,把機車停在一旁,與同學靜靜坐在機車上,欣賞夜晚寧靜安詳的淡水河口景致,想起來當時真的瘋狂之致啊。如今的行人步道已經築起路障,機車騎不上來,只允許腳踏車上來。
關渡橋旁面對淡水河口的河岸住宅,曾經我也計劃在這裡買屋。
從台北過來的車潮,一到假日,尤其快到晚餐時間,車潮就絡繹不絕從台北往淡水駛來。
即將通過關渡大橋,來到淡水河左岸,從右岸到左岸,開發的時間不同,左岸沒有像右岸有這麼多的車輛與人潮,建築物也少了許多,我還是比較喜歡左岸。
沒想到這邊還有停泊遊艇與膠筏。記得以前來八里這邊,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,只有稀稀落落的餐廳與保齡球館,什麼也沒有,工廠佔大多數,現在築起不少住宅。
一家很寫意的咖啡館就座落在車道旁,提供許多躺椅供人使用,門口還有飲用水給拜客使用。老闆的胸襟可真是寬廣啊。
我們插不上位置,於是繼續前行。
坐在左岸的渡船口附近草皮上,靜靜欣賞右岸的繁華,但是渡船頭這邊真是人爆多的啦。
關渡這邊的腳踏車道,在我們經歷過永安漁港之旅與新竹17公里海岸的激戰之後,覺得真是輕鬆的不得了,一整個是休閒漫遊的感覺,桃竹的海邊騎起來真的很辛苦,風實在太大了。
;
- Dec 11 Fri 2009 00:36
永安漁港拜客行
<2009.10.12 永安漁港拜客行>
繼前一日的小折首航,隔天下午,我們繼續挑戰永安漁港。
當然我心裡有點擔心昨日的逆風情事再度重演,不過今天是去程逆風,一般去程的體力都會比較好些,就算騎到很累,到達終點,會有充分時間休息,應無大礙。
行至西濱公路,這裡是竹15與西濱的交叉入口,過了西濱繼續前行,可達池府王爺廟,也就是紅毛港附近。
到達池府王爺廟口
續行,會經過另外一條新蓋的西濱快速道路高架橋下。
繼續往海岸方向前進,可達防風林,我們隨性往北邊的防風林前進,這裡應該可以看到腳踏車道了。
原本以為腳踏車道一出新豐附近後就沒了,沒想到繼續騎,還是有腳踏車道ㄟ。
西濱海岸邊規劃了防波堤的道路,也同時新蓋了腳踏車道,挺讓我意外的,看來整個台灣沿海岸都有腳踏車道了。
途中一處新規劃的道路,可以通往回到西濱公路,道路系統挺完善的。
漸漸的我們遠離新豐區域,進入桃園縣,這邊的腳踏車道相當荒蕪,好像很少人騎到這邊來,地上也有不少落葉,感覺很悽涼,這跟昨天騎新竹市17公里海岸差太多了,我很喜歡今天的氣氛,好像腳踏車道是專位我設立的。
好不容易經過一處有人煙地方。
我和君在這邊作短暫休息,補充一下水份。
放yoyo下車喝點水,當然牠也不厭煩的繼續到處灑尿。
一路上都有腳踏車道的遵循指標,途中,引導我們騎到西濱公路靠內陸這邊,所以離開了防風林,現在一旁是綠油油的田地。
從西濱公路轉往內陸這邊來。
內陸這邊也有規劃專為拜客使用的便橋喔。這條往北的車道真的很冷門,仍然沒看到半個騎鐵馬的人,除了我們。
途中看到一座優雅的涼亭,我們在這享受一下悠活的氣氛吧。
今天因為要帶yoyo出來,君的車掛上寵物袋。
我的小折也掛上背包,裡面裝的是兩瓶水,與拍照用的腳架及相機。這趟出來總共帶了四瓶水,另外兩瓶放在車架上。
看起來很不專業的兩台車,各掛上一個跟小折很不相干的東西。
君今天特地把她老爸的腳踏車帽戴上去,想試試能不能改善逆風的問題。在他還沒感受到有沒有效果前,我倒是覺得她帶起來很爆笑,一副頭大身体小的感覺。
這段往永安的路又引導我們回到海邊這邊。
這段路即將到達永安漁港,由於沒有防風林,又開始感覺到逆風騎乘的疲憊,昨日的夢靨彷彿又開始了。
頂著風騎真的增加我們的休息次數,好不容易快到了,過了這橋就抵達。因為風真的好大,我們已經快受不住了,照完這張照片,我的小折也應聲被風吹倒在地上了,好心疼啊。
橋頭這已經可以看到永安漁港的彩虹橋。
可憐狀的yoyo
很落魄的中年男
騎腳踏車總是讓肚子餓的很快,今天是週一,永安漁港內的熱炒店完全沒有營業,讓我們好失望,好在附近還有小吃可以充饑,我們買了一堆東西坐在港內用餐。
用餐畢我們起程回府,這時太陽已經快下山了。今天又得騎到天黑了。
還沒離開永安範圍,太陽已經快消失了,兩台車都沒有大燈情況下,今天又要半摸黑狀態下夜騎
這兩天挺充實的,我才剛買小折就騎了65公里左右,看來要買個馬錶來計算騎乘距離才是。
- Nov 20 Fri 2009 01:18
新竹17公里海岸風景-我的小折處女航
<2009.10.10 新竹17公里海岸風景-我的小折處女航>
君入手小折已經一段時間,為了能夠陪他一起享受單車的樂趣,這些時候也抽空爬文看看喜歡的款式。畢竟我不會天天騎這台小折,所以我的思考是著重在價格以及外型還有實用上,我並不打算買仿間熱門的款式,因為熱門款動輒兩到三萬,反而對我是一種浪費。
其實觀察小折市場也長達一到兩年,因此要決定買下這台心中喜歡的小折,並沒有花上很多時間。選定款式之後,再來就是找在家附近,能夠買到該款比較價廉的店家,一方面也考慮到維修及售後服務方便,昨天,在民生東路三段的巷子內,買下心中親睞的車款:VENTURA Transport,這是一家直營店,雖然另外一家網路上評論比較低價的店家更便宜,但是這家店的老闆以及技工都很親切善良,買東西有時也是一種奇蒙子,若是店家和善態度優良,我反而比較傾向跟他買,日後有什麼問題也比較好開口詢問。
成交前,店家又優惠我500NT,等於以13500買下這台09年款式的27速小折,又免費幫我裝上護盤。買完之後就把小折放在我的後行李箱中,隔天準備跟君來趟處旅航,新竹的17公里海岸風景線。
我們把車停在南寮漁港前的停車場後,由於昨天才剛買,什麼車燈配備全部都沒有,從後行李箱取出之後,要將折疊的小折恢復成車樣也花了一段時間,相信以後上手之後速度會變快許多吧。
比我早買一個多月的君,一提到要出去騎小折,開心的不得了。
新竹南寮漁港的17公里海岸線風景區的腳踏車道起點,擠滿了一堆騎車的遊客,我很不愛人擠人,更不愛車擠車,因為車道就這麼小條,擠滿了各式各樣的腳踏車:折疊車,公路車,登山車,協力車,三輪腳踏車,全部打結在一起,在這邊可以充分享受騎腳踏車塞車的快感。
好不容易來到新竹焚化爐前的公園,可以好好跟愛車合照一番。
君的VENZO FV-27 與我的 VENTURA TRANSPORT同樣都是27速折疊車,輪徑20"。
新竹今天的氣候是多雲,很適合騎腳踏車。
從南寮漁港一路騎過來,經過焚化爐之後,就是港南的運河。若不是騎腳踏車,不然根本沒機會來到這觀光運河。
經過第一座彩虹橋。從前只能開車遠遠望到彩虹橋,今天總算可以從她下面穿過去。
從橋上可以看到一部份海岸旁的溼地。
第一次騎小折就挑戰17公里,其實來回要34公里,我不是挺擔心,因為我以前是騎公路車,這樣的旅程對我一點也不是問題,倒是騎了一段之後的感覺是,小折真的不好騎,輪徑太小,怎麼踏也騎不快
一路上走走停停,難得用腳踏車細細品味新竹17公里海岸線風景區的景色,可不能匆匆錯過。
事隔一年後,我又回到這面塗鴨的防波堤。
由於啟程的時間晚(下午三點),已經可以看到慵懶的太陽了。去年特地來到這邊外拍的西濱公路上的陸橋上,有好多攝影同好已經卡位等待拍攝夕照。
很輕鬆的就完成17公里自行車道的行程。
原來終點這邊還搞了一個這樣子的建築,以前都不知道說。
騎到終點站已經下午五點了,花了兩小時,隨即我們又馬上折返。這是回程我又再西濱路橋上拍了一張,這陸橋在天氣好的情況下很美麗。
天色越來越黯,原本熱鬧擁擠的車道上,逐間冷清,真奇怪,剛剛一路騎過來的一堆車到到哪去了,現在我們顯的很孤寂。
回程的路上相當不好騎,新竹的北風相當強勁,逆著風騎原來是這麼的吃力。君腿力不堪,我們休息的次數便多了。
趁著休息當中,拍張夕照吧。我們騎回去到達南寮的時間是晚上八點半 ,完全超出我的意外,整整花上三個半小時,頭一回騎車,沒有把逆風的條件考慮進去,新竹17公里海岸車道的晚上風可是超級大,我們兩台車都沒裝大燈,其實有點危險,最可憐的是君,腿力不堪負荷,屁股也疼痛不堪,好在我們騎乘的是27速小折,有更多的檔位可以根據腿力調配,否則不只是他,我也會非常吃不消。有了這次的教訓,下次要考慮到風向,可別逆風騎,太辛苦了啦。
- Sep 27 Sun 2009 04:44
福隆單車樂
<2009.09.20 福隆單車樂>
這天,君帶著剛買到的小折到台北來,在我家附近河濱公園開心享受"我也有了小折"的喜悅,我想,既然要騎車,河濱公園怎會滿足我趴趴走的基因咧。於是乎,約了設計男一家人,跑到很多人都去過的福隆舊草嶺古道邊享受單車樂。
君炫耀著自己新買的小折,這意味著我也該敗一台來陪她女王家了。
姿勢挺有架勢的麻
還戴手套哩,太專業ㄌ吧
一旁的設計男剛從鐵馬出租牽了鐵馬。
設計女的中東女打扮,其實是預防曬黑的面巾啦。記得唸書時,福隆車站相當冷清,除了海水浴場開放時間外,車站空無一人,看來腳踏車風潮,也讓昔日冷門的景點再度熱門起來。
沿著鐵道騎乘,我們不久抵達一處休憩區,位於舊鐵道隧道口前。
來這裡之前的一個長距離上坡,雖然十多年沒有騎乘變速腳踏車,對我來說還算輕鬆,果然小時候有練過有差唷。
擺了個很不帥的pose.
一旁還放了一個退休的平快車火車頭,勾起不少人的回憶。在火車上爬上爬下的小孩,恐怕只當作是個大玩具而已吧。
想不到初次出來show小折,君連身上行頭都講究了,帽子跟服裝都相互搭配得宜喔。
隨便拍拍之ㄧ
隨便拍拍之二
眼前的舊草嶺隧道,曾經是台灣最長的鐵路隧道,完成於大正13年(1924),昔日荒廢的舊隧道,現在成為休憩功能的腳踏車道。
從隧道的北邊進入,也就是福隆方位,另一端出來的則是南邊的石城端,隧道還算長,出來之後,一堆路旁的小吃與飲料店,早在向你招手了。
好在整個腳踏車道不算長,騎起來剖輕鬆自在完全沒負擔,又有一旁小吃冰店伺候,完全符合國人休憩條件。
南邊休憩區有昔日崗哨改建的觀景台。後方隧道上頭也就是東北角濱海公路。
隧道口一旁仍可見到今日鐵路
往北邊福隆方向望去。
君的新坐騎,VENZO FV-27,萬元不到的27速小折,C/P剖高。
很堅持一定要跟愛車合照。
還是要拍一張"有故事的兩人"
設計男也有show出腳踏車專用頭巾
腳踏車頭巾有很多變化方式,我們玩起各種花招來。設計男扮起很不削我的恐怖份子。
哥倆好,頭髮漸漸白去的兩人。
耍白痴的兩個恐怖份子
回程我們沒有回到車站,順道騎往福隆海邊附近。
一旁的東興宮
沒想到福隆是可以衝浪的
夕陽將至,該是我們去大快朵頤的時候啦。騎完腳踏車餓的特別快。
- Sep 27 Sun 2009 04:42
莫內花園 & 卡托米亞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ccche0311/1386594330-3161250468.jpg)
<2009.09.13 莫內花園>
這天下午,我們想去傳說中的莫內咖啡看看,其實時間也不早了,約莫下午三點了,我們也不打算久留。莫內咖啡其實就在新闢的台61快速道路旁,也就是俗稱的西濱公路。有時候遇上好日子,或是中山高常態性的大塞車,我都是視情況把車轉往西濱這邊直通新竹,倒是沒留意到公路旁有這麼一個巴里島式的景觀餐廳。
這裡可以看到停滿了車車,還有停不下的車子放在西濱公路旁。店門口還有重機車隊停泊,當然也少不了bike車隊了,現在的西濱,真的是超級熱鬧的。
店內座無虛席,詢問了一下,完全沒有座位,於是我們就隨便拍拍看看了。
其實以我的旅遊方式,我倒是很少坐在同一個定點呆上很久,除非是吃飯。之前去一些高山上的景觀餐廳,比如說六號花園餐廳或薰衣草森林還有綠風草原,總是會看到一些人靜靜的坐在戶外的椅子上閱讀或是朋友聚會聊天,或是有待電腦的人上上網之類的,看起來挺舒服的,但是我好像閑不下來,一整個就是相機拿起來猛拍構圖。
這間莫內的裝飾與造景其實真的相當不錯,我蠻喜愛的,只可惜我個人覺得,把餐廳開在西濱公路旁有點奇怪,因為這裡離永安漁港不遠,如果可以看到海邊或是漁港的景色就更有看頭了,或是開在深山中比如說薰衣草森林之類的,我會覺得比較有情境。不然就只有看看餐廳本身的設施而已。
這棟主建物是提供想要做在室內的遊客用餐處
園內除了可以戶外用餐,搭配洋傘遮陽外,也有涼亭區,涼亭一旁的水道,讓人有沁涼的感覺。
剛剛來時,找莫內的時候,也同時發現卡托米亞,因此我們離開莫內後,轉往去卡托米亞看看。
卡托米亞站地比莫內大,不過大部分看起來整理的不是很理想,只有主建物一棟希臘式建築物。
這天卡托米亞好像沒對外營業,進去也沒老闆招待我們,只有一旁一堆外拍的攝影同好對著兩三位麻豆猛拍,看起來今天是被某攝影團體外包的感覺。
一旁心型造型的噴水池。
一旁外拍的人相當多,不過都被我避開了,我也不想一窩瘋擠進去拍。覺得很怪。
卡托米亞如果拿它跟其他我去過的景觀花園比較的話,單是考慮造景部份,我覺得它真的太單薄了,簡單的說,他就只有一棟建築物,其他什麼也沒有了。
只有家犬一隻可以讓我拍。
- Sep 27 Sun 2009 04:38
久違的新月沙灘
<久違的新月沙灘 2009.08.16>
很久沒過來新月沙灘走走,應該有一年了吧,這是2009年的照片,今年可能因為是弄房子的關係,我鮮少去新竹,今年該沒機會過去了,要等明年囉。
這回去跟前年不大一樣,上次去可能遇到颱風將至,沒有半個遊客,只有海巡署人員勸導我們勿接近海岸,這次來碰到一大堆遊客,沒想到區區一個新月沙灘,挺有海水浴場之人氣。
原來這些公共設施都已經充分發揮其功能了。
太殺了,還看到水上摩托車。
看見這麼多人玩水,我與君也好想下水消暑一下。
這次來新月沙灘附近的設施幾乎都已經完備,完全是一個新竹人另外一處旅遊勝地。
Yoyo膽小怕水,我想訓練他看看,只譙著她呆站在原地,一動也不敢動。
一段訓練之後,Yoyo一逮到機會有急忙跑上岸邊,完全不敢接近海水,遠遠的看著我們。
一整個很膽小的Yoyo。
附近穿著蜜蜂裝戲水的小女孩。Yoyo也有一件一樣的唷,不過今天沒有穿出來。
完全遠離海岸的yoyo,一點也不想靠近我們,大概生氣了吧。
- Jul 17 Fri 2009 00:32
平溪之美-五分山的視界
<2009.7.6 平溪之美-五分山的視界>
每次走在102縣道或是106縣道,不經意的抬頭遠眺,總會發現位於北邊的山頭上有一個氣象台建築物,如同在陽明山上往大屯山主峰望去,也有一個類似的建築物。這座位於平溪鄉的山名叫五分山。五分山標高575公尺,為附近山巒中最高,所以被氣象台拿來當雷達站,可想而知,這裡的展望應該是不錯的,來這裡的念頭已經放在心上很久了,今天剛好遇到公司週一休假,就來平溪這裡走走,平時的平溪,應該寂靜很多,少了人潮才能好好靜下來欣賞這裡的人文氣息啊。
五分山上,可以輕易展望東北角,好在現在不是秋冬,否則上此山受東北季風吹襲,可能待不了多久就冷的想下山了吧。
五分山為附近較高之山勢,所以上此山的道路,皆為S型陡升之彎道,我每走幾個彎道,就感覺視野更遼闊了,所以都會停下車拍個幾張照在繼續上山。
平溪、雙溪、瑞芳盡收眼底。
來到中央氣象局雷達站旁。
五分山擁有五分山登山步道,起點是位於十分的台灣煤礦博物館,行走一個半小時之後,可以行走在五分山上的凌線上,可想而知,東西向的凌線上可以眺望北部以及南部的景色,南部應該就是目前我看到的部份,北部只能用想像的囉,今天沒有走步道的計畫。
五分山步道位於氣象台方位的起點,由此可以通往十分。
步道入口處以及氣象台
高度越高,底下的建築物也越來越小了,今天天氣相當相當炎熱,能見度也不是挺好。
往坪林雙溪方面遠望,這裡的展望相當好,若是來此賞日出,肯定是相當不錯的。
趁小白還很乾淨,快幫它合照一下
五分山氣象台的入口處就在106縣道上,如下圖的彎道口就是上山入口。
難得週一休假,我隨後又跑去平溪十分車站。哈~果然真的沒什麼人,只有少數的學生跟香港遊客。
網路上小有名氣的榕樹下米粉湯今天居然沒開哩,害我不知道要去哪填飽肚子。
真正的平溪鄉寧靜的一刻只有這時候才能看到,假日的人潮已經破壞掉原有樸素的氣氛。
直到平溪線火車進站,才勉強打破這安詳的小鎮。
十分車站,火車走之後,月台空無一人,留下來的只有當地繼續生活的在地人,小鎮果然又恢復的往日的平靜。
我總算在一家冷氣開放的小吃店,找到填飽肚子的食物,這是我的午餐,擔仔麵跟炸花枝。
吃飽喝足之後,繼續走在十分的街上
平溪鄉的人民,生活離不開火車,因為就在自宅樓下,街道也倚靠著鐵軌。就連自家的植栽,也是種植在鐵軌旁。
販賣天燈的阿嬤,教遊客放天燈,卻不識相機操作,看到我來,連忙請我幫她的客人照相。
位於十分車站旁的舊時吊橋,發現要重新整修了,整修是好事,可惜的是找不到從前的舊痕跡,少了點味道。
十分與我多年前來差異不大,希望他永遠都能保持這個樸質的外觀
追分車站前的人偶,追分車站是十分車站的下一個車站,為無人看守的小車站。
菁桐車站老街上的很搞笑的竹筒留言
好吃到我外帶了三條雞捲回去的楊家雞捲,就在菁桐老街上。但是老街外頭面對106縣道上的那家,假日常常一堆人排隊的那家其實不好吃。
幫我打包好的老闆。要我下次一定品嚐他的香菇肉粥。
買完之後一堆人也跑來買,是怎樣!?不過只剩下兩條囉。看妳們要怎麼分。
- Mar 12 Thu 2009 00:54
鶯歌陶土樂
<2009.02.15 鶯歌陶土趣>
多年沒有去鶯歌走動了,之前去過兩次,第一次去的時候,當時鶯歌陶瓷博物館隆重開幕,設計男猛推薦我非去參觀不可,所以目睹了風格前衛的博物館,顛覆了小時候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。今天決定再次前往,這回要去玩玩陶土,親近一下陶土。
這次來發現鶯歌市區的交通動線有點不太相同,停車的地方少了許多,費了些工夫才在車水馬龍中找到停車位。車子停在陶瓷博物館附近,下車後順著指示牌我往文化街方向走動,由文化街轉中正一路,過了鐵路涵洞,再轉重慶路,沒多久就到達尖山埔陶瓷老街,這裡是鶯歌陶瓷的發源地。
鶯歌陶瓷老街:尖山埔陶瓷老街
走在老街上,一點也沒有老街的fu,應該是重建之後的老街,街景跟多年前來相差不遠,唯一差異比較大的地方,是現在除了有販賣傳統陶藝生活用品之外,又新增了比較精緻高檔的陶瓷工藝精品,每一家店面的裝潢也比之前來的精緻美觀。
結合古早味與陶藝品的古玩店
逛了半圈,找不著可以把玩陶土的店家,終於在這個狹窄巷口處,找到廣告牌。
原來真正的老街是躲在陋巷之中。這裡開了不少供遊客玩陶土的店家。
不少家長帶著小孩來此製作馬賽克磚手工品。
牆上掛的馬賽克作品
我們再另外一家店,找到我們一直在找的陶土
原本柱狀的陶土,和上水開啟製陶旋轉機,老闆手一和,就變成下面的樣子囉。
老闆娘先教君如何拉出杯型
原本只有我們兩個人在玩的店家,不一會ㄦ也來了一些小朋友前來。
君試著把杯緣拉高,這個動作不能太心急快速,否則整個杯型會因為離心力甩開而宣告失敗的。
我們玩了好一陣子,真的覺得手拉坏還是有相當難度,不是想拉出什麼樣的形狀就可以做到的。
碗型跟杯型我們都覺得太平凡,於是兩個人碗型拉成有弧度的感覺,有點像是心型,結果變成碗不像碗,倒是有點像水嫖形狀。
現在開始要後加工,幫我們自己做的"碗",在外型上加點裝飾。
君很專心的在設計外型
完工後刻字留念
這是君的作品,我個人覺得用竹籤在陶土上刻字挺不容易的。
我寫英文好了比較簡單筆畫也少。店家需要三到四周才可以把我們做的作品送到家,所以只好耐著性子等囉。
做完手拉坏後,我們繼續在老街附近晃。
老街上一家挺有規模的陶館
裡面有一個超大陶鍋
一家輕食小館前的雕塑人偶
各式各樣的陶器,有懷舊感。基本上鶯歌這裡的觀光資源對我來說,除了老街,還有十多年沒前往的鸚哥石,似乎沒什麼可以值得瀏覽的地方,有知道其他地方的格友,可以幫忙提供點意見吧。